首页 > 学校业务 > 教学工作 > 教研活动

云上花开,研中共成长 ——徐浦小学语文教研组线上教学总结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2-07-08

  春暖花开好时节,由于疫情,原本热闹的校园变得格外安静,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萦绕着的“空中课堂”旋律。“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研”,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有效、更扎实,我们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线上同备课、练习勤思改、作业巧心思”的方式进行线上教研,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敦本务实。

一、守正创新,开展线上教研协同备课

  我们坚持每周两“大备”即利用固定周日、周三的时间,开展各个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由年级组长先讲解下周的课时安排和简要分析,再由每一课的主备人进行详解本课时的教学要点和注意环节,最后大家提出个人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坚持每日一“小备”,利用前一天晚上落实好第二天互动内容的调整,适当修改作业内容,以便第二天使用。

  资深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上的引领作用,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进行把关,青年教师则发挥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有按教学进度分课时任务,每人每周负责一课时,课前设计互动内容并组内研讨,课后微信交流,再共同商议采用学习小贴士(知识点梳理)与教师互动的方式,以实现在20分钟内将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也有备课组依组内老师的实际情况,本着中青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一组教师负责互动内容的制定,一组教师负责习题设计,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大家分工明确、各抒己见,各个年级组通过微信群,把教学重难点和理解分享到群内,最后根据个人实际教学情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二、精益求精,直面线上教学及时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课后练习及时跟进。老师们每天除了对作业设计的交流,更有对作业批改过关的讨论。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答题不理想或迟迟不提交练习,从开始时单一的坚持:提醒家长,到后来通过多种方式互相作用,关键还是注重作业的形式多样,以及对其作业评价重视激励作用。交流中,老师们达成共识:作业的完成质量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老师能在练习环节多花心思,会激励学生在后续作业中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

1.学生作业,老师先做

  我们通过提前做好习题,答案中批注题意分析,便于学生自学,化解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效率;把补充习题自己先规范解答一遍,以便在解答题目的同时发现易错点、再现学生错误形成的原因,为错例分析积累一笔财富,力争优化每一道题,做到练一题有一题的收获。再通过答疑记录表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积累改进。

2.课堂互动,关注语文要素

  互动课堂上什么,我们在不断摸索和区教研员的讲座中在不断改进。互动的内容不是对空中课堂内容反复的重复,而是根据语文要素进行整合。

  以二年级的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除了古诗课文外,其余三篇课文课后习题中都增加了新的语文要素,具体为“说说雷雨前、雷雨中与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具体要求虽有不同,但对此进行梳理整合,就会发现其中所隐含的语文要素,即“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们在互动中的重难点,应该放在雷雨前后的赏析中,不要过多对生字词反复讲解。教学《雷雨》这一课,可以分步推进:围绕标题,初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相关段落;以雷雨前景色变化为重点,引导学生从中圈画描写景物的词语,扣住关键词语进行品析景物变化特点,并且借助板书口述现象;组织学生尝试采取先读课文接着圈画词语,再进行品析,口述文本,从中学习雷雨中的内容,并且在交流中重点运用“越来越”的句式进行描述雷雨中的景象变化; 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从中运用课 堂上所习得的技巧,学习写雷雨后 的片段,感知雨后天晴的各种景物变化,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做到前后对比,从而实现“从扶到放“的过程。

3、形式寻变,力求教学效率

  在第九周的复习周教学工作中,一年级关注低年级学生特点与语文学习内容特点,参照常规线下学习的长作业进行线上复习周教学内容设计。一年级在复习周前,已完成五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教师深知对于低年级来说,多读、多背、多说是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组内积极进行备课组教研,依据教参内容,选定互动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筛选与编排。例如,朗读内容编排从易到难,从读准生字新词到正确朗读句段。任务单最后一部分着重落实到语文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说一说图片内容。针对复习单的反馈,形式多样,有教师录制音频,上传供学生使用,有针对性地点评学生的个人互动内容,还有待所有学生完成内容后,上传复习单指导小提示,供学生查漏补缺之用。

  三、四年级根据根据复习的内容及时寻求线上工具的改变,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开展复习工作。在开展这样的线上教学工作签,老师们也是思考很多,第一次直播讲课,我们要思考在线教学的组织、管理课前准备什么? 课中交流如何使用工具? 评论区讨论时需要注意什么?当这些思考在课前充分准备好后,在线授课的互动有效性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为了保证直播教学的效率,还要有共同的约定或网课纪律细则。另外,要想进一步提高互动的有效性,我们还进行进一步讨论:我们之前的课堂媒体直接放到在线教学的内容呈现是否有利于学生思考?是否能激发或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答案用怎样的方式呈现会更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掌握,虽然只有一周时间,我们也在每次课后进行反思调整,争取用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巧思控量,作业形式力求多样有趣

  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我们以书本预习、写字本、练习册为主,自主作业等为辅。我们作业设计分层弹性化,基础作业全做---拓展作业选择做,使学生有不断挑战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五角星、大拇指等符号语言肯定孩子的表现。通过文字批注、录音答疑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完成纠错。

  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组也在作业的趣味性上下足脑筋。如一年级利用清明长假,布置了“小朋友间分享读过的故事、儿歌、童谣或者古诗”的特色作业。同学们借助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诵读古诗,也可以和大人一起分角色合作讲一讲、演一演故事;二年级围绕第三单元——识字单元展开,同学们选出最喜欢的汉字,如“贝”、“目”、“舟”、“足”等,通过联系生活、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办法,从“汉字的演变”和“汉字开花”、“汉字树”等方式,创作汉字故事;三年级结合了第三单元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布置了拓展作业——传统节日小报,从几个方面对传统节日进行介绍;四年级组结合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布置了拓展型作业“现代诗创作”。同学们选择某一件事物展开想象,创作一首现代诗,并配上与诗相对应的画面绘图。同学们有的用诗赞美春天,有的用诗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短短的诗歌里蕴藏着他们一颗颗真挚的童心;五年级以第二单元“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以及“快乐读书吧”的综合活动学习,开展了“阅读古典名著,建立人物档案”的趣味性长期作业,同学们通过形象的绘画,富有个性化的介绍,将一个个名著中的人物生动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语文组老师还利用自身特长,录制美文诵读的音频推送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魅力,也同样吸引着学生试一试做一个“小主播”,也用声音为大家分享读过的诗歌或文章,带动着所有学生一起在文学的海洋中徜徉。

四、模块整合,线上复习讲究方法运用

    语文的复习工作较早就已经开始,在复习阶段开始前,我们各个年级认真倾听区级的培训,对于区里下发的复习指南在年级组开展研讨,根据区里的要求,进行模块式复习。

1、复习活动设计有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低年级复习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特点,强调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如一年级在字词梳理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识字卡片,进行归类识字。在词句积累中,设计“连一连”、“摘苹果”等游戏,充分利用平台的功能,学生可以自己完成连线或者拖拽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又如二年级分单元的复习围绕“古诗文背诵”、“字词梳理”、“词句积累”、“阅读与表达”四个模块展开,创设情境“跟着鼹鼠闯乐园”,从“风采大舞台”、“字词管理处”、“词句大比拼”、“推开景观窗”四个环节逐一闯关,体现活动设计的趣味性。

2、复习梳理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中高年级普遍以“字词梳理”“句段积累”“阅读”“写作”四个模块来梳理复习内容。

  中高年级的字词积累的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各种有挑战性的活动,如“我来当小老师”、“我的词语百宝袋”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活动中巩固基础积累,获得有效的复习的方法。

又如阅读模块的复习围绕单元要素展开,首先梳理本单元阅读方法的一般学习路径,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建立思想方法。再结合课内文章梳理文章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朗读、阅读、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出示学生的共性问题,请其他学生以“互动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开展修改,完善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然后结合课外拓展材料,将所学的阅读方法进一步巩固。最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本单元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

  如四年级第一单元和第四单元都是围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来学习的,第一单元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四单元在“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感情的过程中了解表达感情的具体方法,从学习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复习时可以把这两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相关的复习内容,侧重让学生回顾、梳理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五、学期评价,评价形式多样体现过程性

1.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

在学生居家学习的过程中,以赏识的态度和发展的目光对待学生,对学生成长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教师对其态度进行评价,如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出勤情况,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自觉订正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对这些内容进行日常的观察评价。

2. 坚持等第制评价原则, 细化分项内容。

基于居家学习的特殊性,在学期评价上,语文学科制定各个年级等第制分项评价的整体设计,关注过程,注重发展,通过分项、多维度的评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业成果。

如低年级以各种形式的口头评价为主,一年级期末评价共设计四个闯关游戏,每闯过一关,集一章。例如,第一关包含“古诗吟诵”和“课文背诵”两部分,“古诗吟诵”板块,教师提前告知古诗篇目。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背诵。其他小朋友可以当当小评委。“课文背诵”板块,教师上完课后布置背诵作业。课后晓讨论中指名学生背诵。学生可拍摄视频上传,其他同学聆听点赞。学生最后顺利集齐四颗章,即可参与动物大会了。

  二年级将学科知识与讲述故事相结合,通过四宫格漫画《有趣的一天》,围绕蛋壳的故事,展开想象,从是否能讲清楚、讲完整、讲连贯、讲有趣四个方面来点评,由教师评价和同学点赞共同参与,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体会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中高年级的阅读评价就基于考察学生梳理总结阅读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说一说、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的考察,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各语文要素进行结构化的建构。

  多方位的评价内容和形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进行考察,既重视过程性的评价,又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关爱为主,允许学生复评,让学生缓解焦虑,感受到更多成长的收获。

  面对这段疫情,我们应对挑战,组内的老师们个个不含糊,从硬装备到软实力,一样也不落下。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互动教学的得心应手,离不开老师的潜心摸索,齐心合作。我们深知: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每个备课组通过“线上同备课、练习勤思改、作业巧心思、评价重过程”的方式进行线上教研,不断磨合调整、不断优化提升,期待新学年开始时,我们师生皆有成长!


版权所有:徐浦小学信息网  1693457228460984.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