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随着本学期空中课堂教学内容即将结束,各年级、各学科将迎来期末评价的任务。为了能使期末评价有序地开展,使教师、学生、家长对本学期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帮助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特制订此方案。
【重点工作】
一、加强备课组研讨,制订科学的等第制分项评价的整体设计,努力做到评价促发展。
1、期末评价时间安排:
6月23日(周一)—6月27日(周五)
具体时间详见各学科安排。
2、各备课组结合区级精神,做好期末评价的整体设计,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多种形式设计等第制分项评价。
3、评价以客观、积极鼓励为主,以评价促教学。
二、期末评价质量分析与反馈。
1、任课教师结合线上教学期间与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期末评价的情况做好期末评价分析,并将学生的情况在晓黑板上进行反馈。
2、各教研组做好期末评价情况交流,并对线上教学期间的教学情况汇总交流。
【具体落实】
一、做好等第制分项评价的整体设计。
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对评价的项目、标准、 形式做一体化设计;对评价实施时间做整体安排(分散在平时,避免集中规模化纸笔测试)关注过程,注重发展;家校沟通,形成共识。 评价要做到:
·多维度评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业成果。如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出勤情况,不知道早退;按时完成作业,自觉订正等。
·分项目评价:如语文可按基础积累、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形式多样:如口头、书面、动手;个人、合作等
·评价主体多元: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如体育学科,可以结合学校日常短周期或中长周期体育作业,采用同伴互评,小组合作、教师抽查、定期评比展示等方式进行。
二、落实双减政策,控制每日作业总量。
期末复习阶段要严格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要求,任教同一个班级的老师加强沟通,协调、控制好每天的作业量。原则上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
三、基于在线特点,及时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上传的作业,都应及时批阅,对普遍性问题要分析原因、加强集中指导。个别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私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附:各教研组期末评价方案】
202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学期过程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于居家学习的特殊性,在学期评价上,语文学科制定各个年级等第制分项评价的整体设计,关注过程,注重发展,通过分项、多维度的评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业成果。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评价原则及形式
1.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
在学生居家学习的过程中,以赏识的态度和发展的目光对待学生,对学生成长中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教师对其态度进行评价,如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出勤情况,不知道早退;按时完成作业,自觉订正等。在学业成果的评价形式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以有操作性、游戏性、综合性表现性评价等形式呈现,避免集中规模化纸笔测试。
2. 坚持等级制评价原则, 细化分项内容。
语文学习的分项目评价以基础积累、阅读、写作几个分项开展,通过各个分项的细化,如:基础积累可分为字词积累、句段练习等,制定细化标准,开展评价。
3. 以多元评价为原则,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关爱为主,允许学生复评,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成长的收获。
三、评价反馈
1、制定细则,提前告知。
教师根据具体分项制定评价细则,并且提前将评价细则告知学生,让学生对于评价标准有知晓,帮助其根据标准完成任务。
2、评价反馈,共性探讨。
分项内容评价过程中记录过程性资料,做到一人一记录。在评价后,每一分项内容进行整体反馈,使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情况有整体认知,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四、各年级组过程性评价内容及具体步骤
一年级 | |||||
评价模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步骤 | 评价等第标准 | |
背诵 | 古诗吟诵 | 《春晓》 《赠汪伦》 《静夜思》 《寻隐者不遇》 《池上》 《小池》 《画鸡》 | 课前两分钟 | 1、教师提前告知古诗篇目。 2、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背诵(记录学号,对象全班) | 优: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诵读。 良:能正确、流利地诵读。 合格:能正确地诵读。 须努力:诵读有困难,字音不准确。 |
课文背诵 | 《1 春夏秋冬》《2 姓氏歌》 《6 古对今》 《8 人之初》 《13 荷叶圆圆》 | 课后作业 | 1、教师上完课后布置背诵作业。 2、课后晓讨论中指名学生背诵。(尽可能拍摄视频,记录学号,对象全班) | 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 良:能正确、较流利地背诵。 合格:能较正确、较流利地背诵。 须努力:背诵有困难,字音不准确。 | |
朗读课文 | 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14 要下雨了》《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19 棉花姑娘》 | 课文学习中 | 1、教师指导学生读出人物对话的相应语气。 2、随机指名两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 优: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合格:能正确地朗读。 须努力:朗读有困难,字音不准确。 |
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 《10 端午粽》《11 彩虹》 | 课文学习中 | 1、教师出示停顿符号,指导学生朗读。 2、课中随机指名学生朗读。 | 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停顿正确。 良:能正确地朗读,停顿较正确。合格:能正确地朗读,无停顿。 须努力:朗读有困难,无停顿。 | |
书写生字 | 写字表 | 书空课文学习中 书写内容课后上传晓讨论 | 1、教师提前告知须书写的生字。 2、课中随机指名学生书空,课后书写,书写内容发晓讨论。 | 优:能正确、流利地说清生字笔顺,生字书写端正、美观。 良:能正确地说清生字笔顺,书写端正。 合格:经过提醒,能正确地说清生字笔顺,生字书写无错误。 须努力:不能说清生字笔顺,生字书写错误。 | |
表达(说话练习) | 1、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喜欢的理由。 2、看图,按照要求说一说。 ①请以“操场上真热闹呀!”为开头,说一两句话。 ②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说说喜欢的理由。P46(练习册) 3、看图展开想象,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看到什么呢?他会做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P65(练习册) | 课文学习中 课后晓讨论 | 1、课文学习中,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回答,并做指点。 2、学生自主修改后,课后上传晓讨论。(以课后录制内容为评价对象) | 优:能根据提示,整理说话内容。能用完整的句子,流利地进行表达。 良:能根据提示,整理说话内容.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较流利地表达。 良:能基本上根据提示进行说话,句子基本完整。 须努力:不能根据提示进行说话,或说话内容与提示无关。
|
二年级 | ||||
评价板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步骤 | 评价等第标准 |
古诗吟诵 | 1.《村居》《咏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 3.《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4.《传统节日》 5.《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6.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 7.《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 8.《15.古诗二首》 9.《雷雨》 10.《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 11.《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 12.《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 课前两分钟 | 1、教师提前说明古诗篇目 2、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背诵
| 优: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良:能正确流利地背诵。 合格:能完整地背诵,吐字清晰。 须努力:不能背诵,读音不准。 |
基础知识 (字词句) | 1.书本词语表 2.造句、仿写句子 | 每单元 1.课堂听默 2.写句子练习 | 1.每单元复习时,进行听默、写句子 2.抽学号上传晓黑板讨论组 | 优:能按照要求完成听默与句子练习。答案正确、书写优美。 良:能要求完成70%以上的听默与句子练习,答案正确,书写工整。 合格:能要求完成60%以上听默与句子练习,能及时订正,字迹清晰。 须努力:不能完成听默与句子练习,不能及时订正,字迹不清晰。 |
阅读理解 (课内课外) | 每个单元进行一次课内或课外阅读练习并评价(课内4篇,课外4篇) | 每个单元的一节复习课堂内完成一篇阅读练习 | 1.复习课上完成阅读练习 2.抽学号上传晓黑板讨论群 3.教师批阅,评价课堂反馈 | 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能正确完成练习,表达正确、连贯。 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能70%以上完成练习,表达正确。 合格: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能正确完成60%以上的阅读练习。 须努力: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正确完成度在60%以下。 |
表达 (看图说话、写话) | 1.介绍你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2.漫画四宫格:看图想象: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把它们这一天的经历写出来。 3.《心中的小问号》把关于大自然的疑问,用多种方法提出来。 4.《想养的小动物》想养的动物什么?写清楚写具体的理由。 | 复习课表达板块课堂练习 | 1.两个单元进行一次评价 2.当堂课完成写话/如未完成课后可以进行修改 3.抽学号上传晓黑板讨论群 4.教师批阅,评价课堂反馈 | 优: 1.能围绕写话的主题,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格式正确,表达完整,语句优美且通顺。 3.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认真,字迹优美、工整。 良: 1.大致能围绕写话的主要意思来写; 2.格式正确,表达完整,语句基本通顺; 3.大致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认真,字体工整。 合格: 1.基本能围绕写话的主要意思来写; 2.格式、表达基本完整,语句基本通顺; 3.能使用基础的标点符号。 4.书写认真,字迹清晰。 须努力: 1.不能围绕写话的主要意思来写; 2.格式不正确,句子不完整,表达不通顺; 3.不能正确基础的标点符号。 4.书写不认真, 字迹潦草。 |
三年级 | ||||
评价板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步骤 | 评价等第标准 |
古诗背诵 |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课前两分钟 晓黑板展示 | 1、教师提前说明古诗篇目 2、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诵读 3、课后互动背诵古诗并上传晓黑板 4、学生互评 | 优:发音正确,能准确把握停顿和重音;能运用恰当的语速流利背诵;能通过朗读表达古诗感情。 良:发音较正确,能较为准确把握停顿和重音;能运用适中的语速背诵;能体会古诗的感情,但背诵中不能表达。 合格:发音基本正确,能基本把握停顿和重音;不能运用恰当的语速,古诗背诵不流利;基本能体会古诗的感情,但背诵中不能表达。 须努力:发音不准确,吐字不清,读破句,断句;语速不恰当,古诗背诵有难度。 |
基础 | 课后词语作业、练习部分 | 1、抄写或默写词语 2、练习部分 | 1、教师每日布置课后词语、练习部分作业 2、晓黑板发布学生完成 3、教师批改并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 优:作业内容完整、练习部分全部完成、书写工整、页面整洁 良:作业内容相对完整、练习部分基本全部完成、书写较为认真、页面涂改较少的。 合格:作业内容不够完整、练习部分未能全部完成、书写欠工整、涂改较多的。 须努力:不能按时上交作业或者作业质量太差,书写凌乱。 |
阅读 |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练习 | 1、阅读复习课前完成一份课内阅读练习,一份阅课外读练习(5+5) | 1、课前完成阅读练习 2、教师批改评价3、课堂反馈 4、学生订正 | 优: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的意识;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借助所学的方法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养成读书的习惯,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良: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喜欢阅读;学习边读边划边思考的阅读方法,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能参与阅读活动。 合格: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有不理解的内容;有阅读的习惯。 须努力:能进行阅读,但不积极;对文章主要内容不了解;无法说清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
习作 | 《这样想象真有趣》 | 综合评价 | 1、初评 2、根据评语修改作文 3、自我评价 (我最欣赏自己_____,我还待改进之处_______) 4、再评 | 优:字迹工整、美观;写作文题目;语句通顺流畅,能大胆想象童话故事,生动形象完整。标点使用正确,极少错别字。 良:字迹相对工整、美观;写作文题目;语句较通顺流畅,能大胆想象童话故事并介绍清楚。标点使用较正确,较少错别字。 合格:字迹欠工整、美观;写作文题目;语句基本通顺流畅,把想象的童话故事基本介绍清楚。标点使用基本正确,错别字较多。 须努力:字迹潦草;语句不通顺,童话故事内容少、不完整;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很多。 |
互动表现 | 1、晓黑板互动 2、腾讯课堂 | 综合评价 | 1、教师布置晓黑板课后互动,明确互动内容和要求 2、腾讯课堂互动 | 优:课堂认真听讲,探究意识强;有良好的回答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能在互动中,准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互动中乐于分享。 良:能集中精力听讲,不做无关的事情;能参与课堂的交流和学习,有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能力所能及地组织语言,阐释自己地观点和看法;互动中能主动分享。 合格:上课能听讲,但精力集中时间较短;课堂参与意识较差,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薄弱,能基本听懂别人观点;互动中被动参与多。 须努力:上课不听讲,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参与意识差,不能与同学、老师分享学习收获或交流看法;互动中进一步参与讨论的意识不强。 |
四年级 | ||||
评价板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步骤 | 评价等第标准 |
基础知识:古诗诵读 | 《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 | 课前两分钟 | 3、教师提前说明古诗篇目 4、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诵读
| 优: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词。 良:能正确、较为流利地背诵古诗词。 合格:能正确背诵古诗词,停顿较为得当。 须努力:需要借助提醒背诵古诗词。 |
基础知识:字词积累 | 易错字、多音字梳理
| 自出卷:字词复习练习卷(题目+答案) | 1、自行梳理 2、课堂交流 3、完成出卷 | 优: 1、能根据自己梳理的易错字和多音字合理设计练习题;2、能完成相应的标准答案。 良: 1、能根据自己梳理的易错字和多音字较为合理设计练习题;2、能完成相应的标准答案。 合格:1、能在同伴、老师的提示下根据梳理设计练习题。2、能完成标准答案。 须努力:不能完成练习题设计。 |
基础知识:句段仿写 | 第四单元、第七单元仿写段落练习 | 1、句段仿写第一课时完成第四单元段落仿写 2、第二课时完成第七单元段落仿写 | 1、根据复习要求,完成段落仿写 | 优: 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段落仿写,重点突出。 良: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段落仿写,重点较为清楚。 合格:能根据要求、修改提醒等完成相应的段落仿写。 须努力:未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段落仿写。 |
阅读理解 | 课外阅读1篇:叙事类文章(结合人物语言、动作,做人物作出评价) | 1、晓黑板分组讨论文章主要内容。 2、个人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写一写对人物的评价,上传作业。 | 1、阅读老师提供的篇目,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写一写对人物的评价 | 优:能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对人物进行适切的评价。 良:能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对人物进行较为适切的评价。 合格:能在同伴、老师的提示下对人物进行评价。 须努力:不能对人物进行是适切的评价。 |
口语交际 | 以爱丽儿的第一视角进行自我介绍 | 上传介绍语音晓黑板,同学评价+教师评价 | 1、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自我介绍语音上传晓黑板 2、同学根据评价关注点进行评价 | 优:能结合介绍对象,有重点的流畅的进行介绍,有一定的肢体动作。 良:能结合介绍对象,较为流畅的进行介绍 合格:能用第一视角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须努力:未能用第一视角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语言表述较不清楚。 |
习作写作 | 故事新编 | 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 1、习作指导 2、完成习作草稿上传 3、习作讲评 4、上修改稿 | 优:能根据结局设计合理情节,故事有想象力,有一定启示。 良:能根据结局设计较为合理情节,故事有想象力,有一定启示。 合格:能设计一定情节重写编写故事,语言表达不大通顺。 须努力:故事编写缺乏合理性,语文较不通顺。 |
态度与习惯 | 上课态度与作业质量 | 1. 晓黑板互动参与率与课后作业完成率 2. 直播课互动次数 | 1. 晓黑板统计参与率 2. 按比例划分评价 | 优:能积极参与课上及课后互动、积极主动完成作业及订正。 良:能多次参与课上及课后互动、较为主动地完成作业及订正。 合格:能在老师的提醒下参与互动并完成作业和订正。 须努力:在老师提醒后尚不能参与或者极少参与互动及作业提交。 |
五年级 | ||||
评价板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步骤 | 评价等第标准 |
古诗文吟诵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自相矛盾》 《杨氏之子》 《古诗诵读》10首 | 课前两分钟背诵 | 5、教师提前说明古诗篇目 6、课前随机指名学生诵读
| 优:背诵完整、流畅、有感情; 良:背诵完整、流畅; 合格:背诵完整,但有少许磕绊; 须努力:无法完整背诵 |
基础字词梳理 | 五年级下册字词 多音字、多义字、易错字 | 自主活动作业反馈 | 1、学生每人梳理某一单元的字词进行梳理,并出相关习题; 2、同一单元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互换习题进行练习、批阅; 3、小组共同选题,形成一份练习
| 优:自主字词梳理详实,编制习题有新意; 良:自主字词梳理较完整,积极参与编制习题; 合格:参与自主字词梳理和习题编制,内容上有疏漏; 须努力:没有参与字词梳理或习题编制,态度怠惰。 |
表现性活动 | 第八单元综合活动 毕业纪念册 联欢会 | 分享展示 | 1、学生自主制作《毕业纪念册》,上传至晓黑板活动区; 2、学生能向班级同学展示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 3、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联欢会”上进行才艺展示(选做) | 优:能根据课本上的制作要求,完成《毕业纪念册》,内容丰富,制作精美;愿意主动与同学们分享展示,声音响亮,大方自然; 良:能根据课本上的制作要求,完成《毕业纪念册》,内容丰富;能向同学们展示分享。 合格:能根据课本上的制作要求,完成《毕业纪念册》并羞于和同学们分享。 须努力:无法根据要求制作《毕业纪念册》或参与到班内的分享展示活动中。 |
阅读部分 | 练习 | 作业反馈 | 1、根据老师要求完成相关练习的情况 | 优: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并能设计有质量的阅读习题; 良: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能尝试设计相关阅读习题; 合格: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 须努力:不能按时完成每一次练习。 |
习作 | 写一份信 | 习作 | 1、晓黑板出示习作要求;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 优:能在时间内完成习作,能完整地将一件事写清楚,无错别字,语句通顺,真情实感; 良:能在时间内完成习作,能将一件事写清楚,真情实感,字词句有少许错误; 合格:能在时间内完成习作,写了一件事,字词句错误较多; 须努力: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字数不满350字,且字词句错误较多。 |
徐浦小学数学学科第二学期线上期末评价方案
数学学科将基于标准,结合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确定评价内容、拟定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结合日常观察、作业分析、口头测评等方式,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维度对学生进行分项评价。关注学业评价结果的反馈,依据学生的学业问题,通过改进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改进建议和精准的教学指导。
一、结合日常学习活动,确定分项评价模块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主体多元 |
学习态度 | 活动兴趣 | 有趣作业 挑战性任务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家长评价 |
探究兴趣 | |||
学习习惯 | 书写习惯 |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倾听习惯 | 直播课观察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表达习惯 | 语音互动 直播课观察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反思习惯 | 订正及时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
操作习惯 | 几何作图 测量统计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学业成果 | 综合应用 | 挑战性任务 有趣作业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概 念 | 口头测试 语音互动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计 算 | 纸笔测试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 |
二、诊断实施步骤
(1)梳理周次任务
周 次 | 第19周 | 第20周 |
内容安排 | 分项评价周 | 反馈评价周 |
备 注 | 1、不进行大规模的纸笔测试。 2、三到五年级进行线上期末分项评价诊断。 3、一、二年级进行线上益智游戏活动。 | 分项评价反馈 |
(2)发展学生素养,开展素养评价
① 设计挑战性任务原则:
A、数学学科应基于学科标准,设计挑战性任务和益智游戏。
B、以发展学生素养为目标,多维度、多元化评价学生。
C、统一按照上海市各年级每周课时,进行分项评价,不增加、不减少应上课时。
② 各年级对应实施
3--5年级素养评价
年 级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五年级 | 符号意识 字母表示数
| 运算素养 纸笔测试 计 算 | 几何直观 概 念 定 理 | 空间观念 几 何 实 验 | 逻辑推理 应 用 |
四年级 | 数 感 生活中的小数 近似数 | 数据分析 折线统计图 PM2.5 | 运算素养 纸笔测试 计 算 | 空间观念 几 何 实 验 | 逻辑推理 应 用 |
三年级 | 数据分析 条形统计图 | 几何直观 概 念 定 理 | 逻辑推理 应 用 | 运算素养 纸笔测试 计 算 |
1--2年级益智游戏活动
年 级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一年级 | 益智游戏1 数 塔 运算素养 | 益智游戏2 购 物 数学建模 | 益智游戏3 有趣作业 几何直观 | ||
二年级 | 益智游戏1 小医生 运算素养 | 益智游戏2 七巧板作品 几何空间 | 益智游戏3 小统计家 数据分析 | 益智游戏4 盲盒 逻辑推理 |
三、评价反馈
(1)年级组统一评价标准,设计多维度评价量表。
(2)教师要及时进行观察、记录以及收集过程性资料,对学生有依据的进行评价和反馈。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以积极鼓励为主,可以引导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4)教师公平公正的填写评价量表,最终形成学生本学期的期末诊断结果。
2021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期末线上评价方案
英语学科将结合学期教学目标,兼顾学生居家在线学习实际情况,设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并明确适切的评价形式。结合《上海小学英语学科评价指南》,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开展分项评价。在设计和开展学期评价时,应从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全体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评价主体多元 |
学习兴趣 | 听读兴趣 | 日常作业 课堂互动 有趣作业 | 教师评价、同伴互评 |
表达兴趣 | |||
学习习惯 | 倾听习惯 | 语音互动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表达习惯 | 课堂观察 语音互动 日常作业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操作习惯 | 日常作业 课堂观察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
反思习惯 | 订正及时 提问总结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 |
合作习惯 | 晓黑板互动 课堂观察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
学业成果 | 语言知识 | 口头测试 课堂观察 作业分析 课堂提问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语言运用 | 口头测试 语音互动 作业分析 |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 |
设计分项评价项目时,基于学科标准,形式多样化,低年级为口头表达,中高年级兼顾口头和书面表达。
周 次 | 第19周 | 第20周 |
内容安排 | 分项评价周 | 反馈评价周 |
备 注 | 1、不进行大规模的纸笔测试。 2、三到五年级进行线上期末分项评价诊断。 3、一、二年级进行线上闯关活动。 | 分项评价反馈 |
评价反馈:
(1)年级组统一评价标准,设计多维度评价量表,关注学生表达合理、完整、具有逻辑性。
(2)教师及时进行观察、记录,收集过程性资料,对学生进行有依据的评价和反馈。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积极鼓励为主,引导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2021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学科线上评价方案
美术学科的过程性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合理适度的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围绕学习活动,依据学生空中课堂观课情况、直播课参与情况、在线学习习惯、在线互动表现、作业参与度、动手能力等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依照《上海市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栏目,设置评价标准,然后根据评价标准设计描述性的评价,对本学期学生学科表现进行等第制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我们将每一评价维度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四个等级。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
上课参与度 | 空中课堂和腾讯直播课参与情况。 | 优秀 | 认真观看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
良好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基本能认真听讲,能较多发言交流。 | ||
合格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经提醒能听讲,偶尔发言交流。 | ||
须努力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不能听讲,不参与在线交流。 | ||
学习态度 | 直播课与晓黑板互动情况 | 优秀 | 积极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积极分享学习成果。 |
良好 | 较多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较多分享学习成果。 | ||
合格 | 偶尔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偶尔分享学习成果。 | ||
须努力 | 从不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从不分享学习成果。 | ||
学习能力 | 造型表现 | 优秀 | 能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
良好 | 能用不同的工具,看看、画画、做做,画画自己的喜欢的事物。 | ||
合格 | 能用简单的工具,表现自己想画的事物。 | ||
须努力 | 不能用简单的工具,表现自己想画的事物。 | ||
欣赏评述 | 优秀 | 能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丰富生动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
良好 | 能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
合格 | 能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区分颜色和形状。 | ||
须努力 | 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 ||
综合探索 | 优秀 | 积极参与美术拓展活动,学会自己探究美术知识,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 |
良好 | 能参与美术拓展活动,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料。 | ||
合格 | 能偶尔参与美术拓展活动。 | ||
须努力 | 不能参与美术拓展活动。 |
2022.5
2021学年第二学期体育学科线上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依据学生空中课堂观课情况、直播课参与情况、在线学习习惯、在线互动表现、作业参与度、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通过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体育技能水平。依照《上海市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栏目,设置评价标准,然后根据评价标准设计描述性的评价,对本学期学生学科表现进行等第制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我们将每一评价维度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须努力)四个等级。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
上课 参与度 (30%) | 空中课堂和腾讯直播课参与情况 | 优秀 | 认真观看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
良好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基本能认真听讲,能较多发言交流。 | ||
合格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经提醒能听讲,偶尔发言交流。 | ||
须努力 | 空中课堂与线上直播课不能听讲,不参与在线交流。 | ||
学习态度 (30%) | 直播课与晓黑板互动情况 | 优秀 | 积极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积极分享学习成果。 |
良好 | 较多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较多分享学习成果。 | ||
合格 | 偶尔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偶尔分享学习成果。 | ||
须努力 | 从不参加“晓黑板”与直播课互动讨论,从不分享学习成果。 | ||
学习能力 (40%) | 体能 (20%) | 优秀 | 积极完成三项体能考核项目,完成视频拍摄与上传。 |
良好 | 能够完成两项体能考核项目,完成视频拍摄与上传。 | ||
合格 | 可以完成一项体能考核项目,完成视频拍摄与上传。 | ||
须努力 | 不能完成体能考核,无法拍摄视频并上传。 | ||
技能 (20%) | 优秀 | 积极参与技能考核,完成视频拍摄(包含跑、跳、投三项)并上传。 | |
良好 | 能够参与技能考核,完成视频拍摄(包含跑、跳、投其中两项)并上传。 | ||
合格 | 可以参与技能考核,完成视频拍摄(包含跑、跳、投其中一项)并上传。 | ||
须努力 | 不能完成技能考核,无法拍摄视频并上传。 |
2022.5
2021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线上评价方案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评价贯穿于整个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
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围绕学习活动,依据学生在线学习习惯、在线互动参与情况以及唱、奏、演能力表现等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结合音乐素养基本要求,将评价分为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唱、奏、演三选一)两个项目。根据评价标准,我们将每一评价维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个等级。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 |
学习态度 | 互动参与 线上上课 | 优秀 | 1. 积极参加”晓黑板“互动讨论,积极分享学习成果。 2. 线上直播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
良好 | 1.较多参加”晓黑板“互动讨论,较多分享学习成果。 2.线上直播课基本能认真听讲,能较多发言交流。 | ||
合格 | 1.偶尔参加”晓黑板“互动讨论,偶尔分享学习成果。 2.线上直播课经提醒能听讲,偶尔发言交流。 | ||
需努力 | 1.从不参加”晓黑板“互动讨论,从不分享学习成果。 2.线上直播课不能听讲,不参与在线交流。 | ||
学习能力 | 唱 | 优秀 | 有良好的演唱习惯,把握准确的音准、节奏,气息流畅,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良好 |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音准、节奏基本准确。 | ||
合格 | 能够用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音准、节奏有一些不足,但有歌曲的完整性。 | ||
需努力 | 没有良好的演唱习惯,跑调、节奏不稳,歌曲没有完整性。 | ||
奏 | 优秀 | 能够用拍手、跺脚等身体打击的方式或“库乐队”软件为不同情绪的乐曲伴奏,节奏型丰富,富有韵律感,并能尝试进行节奏创编。 | |
良好 | 能够用拍手、跺脚等身体打击的方式或“库乐队”软件为不同情绪的乐曲伴奏,节奏准确,符合乐曲韵律。 | ||
合格 | 能够用拍手、跺脚等身体打击的方式或“库乐队”软件为乐曲伴奏,节奏不够稳定。 | ||
需努力 | 不能用拍手、跺脚等身体打击的方式伴奏,不会操作“库乐队”软件为乐曲伴奏。 | ||
演 | 优秀 | 能自信、大方地随着不同情绪的音乐旋律进行表演、律动,动作优美,富有韵律,并能尝试即兴表演。 | |
良好 | 能随着音乐有表情地进行动作模仿、律动,动作协调。 | ||
合格 | 在音乐律动、表演的过程中,动作流畅性和节奏感有些不足,但表演有完整性。 | ||
需努力 | 表演动作不协调,不能跟着音乐节奏进行律动,表演没有完整性。 |
2021学年第二学期自然线上评价方案
课程评价主要依据是本纲要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为准则。
围绕学习活动,依据学生在线学习习惯、在线互动表现、探究实践能力表现等方面,开展过程性评价。依照《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栏目,设置评价标准,然后根据评价标准设计描述性的评价,对本学期学生学科表现进行等第制评价。根据评价标准,我们将每一评价维度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需努力)四个等级。
评价 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价 方式 | 评价标准 |
习惯 | 学习态度 良好习惯 | 等第制 | A能认真听讲,积极在线发表见解,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
B基本能认真听讲,能较多积极在线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 |||
C经提醒能听讲,较少在线发表自己的观点。 | |||
D不能听讲,不参与在线交流。 | |||
常识 | 互动内容 | 等第制 | A能流利完整,正确说出或写出所授的常识。 |
B能完整说出或写出大多数所授的常识。 | |||
C能说出或写出大多数所授的常识,但不完整。 | |||
D不能说出所授的常识。 | |||
制作 | 一年级: 废纸利用 制作橡筋琴 二年级: 风帆车/橡筋车 纸桥 三年级: 盐花制作 牵牛花生命周期剪贴画 四年级: 天平/杠杆 不倒翁 五年级: 动力玩具小丑 制作劝阻吸烟与酗酒/禁毒小报 | 等第制 | A能认真根据制作要求,按步骤正确操作,作品效果好,美观。 |
B基本能按制作要求,操作步骤基本正确,作品效果一般。 | |||
C在指导下,能按制作要求,操作步骤基本正确,作品粗糙。 | |||
D不能按制作要求,操作步骤有错误。 | |||
探究 | 橘子沉浮 筷子提米 魔法土豆 会隐身的小鱼 | 等第制 | A对于探究实验有积极的热情,能全程参与,认真参与。 |
B对于探究实验能参与,能关注探究实验。 | |||
C有参与的意识,但参与度不够,但不能坚持到最后。 | |||
D不能参与活动,缺乏对探究实验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