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贯彻落实《徐汇区教育局2022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在线教学实施方案》,根据本校实际,成立线上教学领导小组,扎实开展组织、实施、监管等各项工作,以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领导小组:
l 组长:张晓群
l 副组长:倪红娟
l 组员:刘颖 王燕 高峰
一、基于网络 线上落实课程计划
1.根据《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分析线下与线上的相同与差异,调整课程实施的途径、方式等。
2.依据线上教学“空中课堂+互动答疑”的基本形式,落实基础型课程各学科的线上教学,并确定互动答疑的具体内容。
3.遵循“五育并举”的要求,结合各类专题教育、劳动教育、科艺体主题教育等任务,组织开展丰富的线上教育活动。
4.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聚焦网课优化、作业设计、互动答疑、评价反馈等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方法得当的研讨活动。
5. 利用师徒带教、职初期教师带教指导等机制,对青年教师进行点对点指导。
二、技术跟进 保障教育教学开展
线上教育教学的基础保障是网络及软硬件的保障。根据线下转为线上的紧迫性,以及本校学生、家长对于网络学习的实际,学校继续选用操作熟悉、合作时间较长的平台,并积极跟进措施,确保线上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建立网络、软硬件保障小组,公示联系方式,明确具体分工,责任到位。
2.指定专人负责师生解决技术问题,如在线学习时遇到不能上网、网页打不开等,接受问题咨询并指导。
3.指定专人分年级提供软件保障,即空中课堂学习及回看等相关问题咨询、指导解决;帮助教师解决课件及视频制作、软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筹备晓黑板代替软件的准备。
4.总务后勤负责硬件设备的备用机故障判断及维修。
5.关注细节,明确各项具体要求。
(1)保持居家网课期间电话、微信等通讯畅通,特别是早8点至晚8点之间,随时待命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期间注意先安抚师生及家长情绪,要有耐心,注意自己言语恰当合适。
(3)建立保障小组工作群,对自己遇到不确定或者不能解决的事情,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及时群里交流讨论。
(4)做好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记录汇总,及时共享。
(5)对本人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提前熟悉、操作熟练。
三、层层监督 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基于两年前的线上教学经验,积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从学校领导、中层行政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的视导、巡课、听课、反馈。
1.校长室于晓黑板后台监管全校教师教学情况,并进行每日抽查。
2.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加入分管的年级与班级的晓黑板群,教研组长针对本学科教师教学,对网络教学实施进行动态管理,每天抽查负责年级、班级所有教师网课、师生互动和作业答疑、反馈评价等情况,有问题立即与相关任课教师联系沟通,做好指导与监督工作。巡查人员及时做好《巡查表》的记录,《巡查表》每周在行政群里汇总。巡查安排如下:
序号 | 部门 | 巡查负责人 | 巡查年级 |
1 | 校级 | 张晓群 | 二、四年级 |
2 | 倪红娟 | 一、三、五年级 | |
3 | 中层 | 金莹 | 一年级 |
4 | 王燕 | 二年级 | |
5 | 刘颖 | 三年级 | |
6 | 沈晓磊 | 四年级 | |
7 | 沈萍 | 五年级 | |
8 | 教研组长 | 沈晓磊 | 语文组 |
9 | 陈天贞 | 数学组 | |
10 | 沈婕妤 | 英语组 | |
11 | 张海晶 | 综合组 | |
12 | 朱娜 | 道法组 |
3.每周行政会进行线上教学巡查交流,针对普遍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由负责行政老师具体落实指导、监督。
4.抓好校级、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与考核。在做好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每周推荐网络教学好方法的教师,进行宣传表扬。将巡查与推荐相结合,纳入教学考核之中。
四、聚焦重点 关爱帮扶特殊学生
线上教学相对于线下师生面对面的教学而言,需要关注的对重点人群更多,如小学起点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首次接触线上学习;学习困难或习惯不佳的学生更易放松;因各类隔离或家长是抗疫工作者无法兼顾孩子学习等造成的需要关爱帮扶的等。针对诸多现状,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以期给予学生关心与指导。
1.全校排摸,梳理各类需要帮扶的特殊学生及家庭。
2.每班建立任课教师群,班主任在群内动态呈现各类特殊学生情况,该班每位任课教师需进群及时知晓学生情况。任课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发现情况也可在群内告知,并与班主任及老师们互动,共同关爱。
3.对线下学习时已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加强线上个别联系与沟通,尽快了解其学习情况,尽力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查摸学薄弱之处,及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跟进辅导。
4.对低年级学生不得布置教材配套练习之外的书面作业,一年级教师要加强口头作业的设计。口头作业要紧扣年段目标、学生实际水平,多与生活结合,注重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重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五、落实“双减” 加强教学管理机制
1.网络教学期间严格落实“双减”的要求,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布置教材配套练习之外的书面作业;三—五年级每天各科书面作业总量不得超过60分钟。
2.不得布置无法居家完成的作业,不得强求家长或学生打印、抄写练习;不得强制点名、打卡,不强制学生在摄像头下完成作业,不得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及其家长在群里公开批评。
3.开展基于“空中课堂”资源的作业辅导。教研组、备课组不仅每周要有两次固定研讨时间,也要加强实时的联系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活动中要将讨论设计课前预习、课后练习(作业)内容及评价标准作为主要内容。年级组内统一作业内容、作业量,丰富校本作业的内容与形式,避免加重学生及家长的负担。
4.对学生上传的作业应及时批改,查找、发现学生知识能力掌握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总结提炼,制定辅导策略。针对普遍性问题要做好网上集体指导与讲评,对于个别问题应及时给予个性化的跟进辅导。
5.教师应给予学生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鼓励表扬为主。指出问题要客观,并有具体针对性的指导说明。
六、德育为先 注重在线思想引导
立德树人是线上线下育人的根本任务,依据“云端”特质,德育工作从学情出发,有序推进。
1.做好德育工作梯队建设,教导处和年级组长形成合力,共同商讨各项活动的开展,年级组长具体落实活动方案,组织班主任开展一周一班会,内容涵盖疫情防控宣传,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亲子阅读交流、居家生活展示、体育游戏分享、劳动达人评选等,通过网上互动交流,营造愉悦的网络班级氛围,丰富学生网上学生生活。
2.每周六晚上7点组织线上家长会,做好会议内容的提前准备(周四校级会讨论,及时反馈区精神或新要求,年级组统一当周告知家长的内容或线上活动内容,班主任撰写家长会讲稿)做好周周有反馈,周周有交流。
3.通过晓黑板平台开展五育活动,结合区活动要求,制定校级活动方案,开展科技、艺术、体育、劳动及少先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4.通过微信分享名师心理讲座,或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文等形式,向教师、家长、学生宣传积极心态,和缓解疫情期间紧张、焦虑情绪的方法;利用班主任例会的时间,向全体班主任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班通过晓黑板开展心理健康班会课。
5.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爱,积极开展导师制工作,发挥导师作用和班主任作用,每天线上见面,关心学习、心理、情绪等方面,尤其隔离学生,多呵护,安抚情绪,对白天独自在家的孩子及时关心,对抗疫工作者的家庭,做好关爱;做好一人一台账,一周谈心,有记录有互动,发现有学生心情焦虑、郁闷等负面情绪,及时上报,与心理老师共同商议,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缓解情绪,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6.对于在居家网课之前就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跟踪,采取实时和学生家长保持微信、电话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安抚学生家长的情绪。
7.结合市、区心理活动月主题,将在4月开展线上心理活动周,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评选优秀脱口秀和知心育人“五个一”活动,活动目的是以幽默、喜剧的方式进行创意自我表达,展示学生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并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8.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编辑师生教与学的优秀案例、个人,师生居家健康生活,学生学习好方法,有效的防疫、疏导心理妙法,各类温馨慰问、提示等,发扬优秀、指导方法、关爱师生。
七、家校携手 助推线上教育教学
1.家校沟通尽量采用流量较小的互动形式,少发视频,减少不必要的双向互动。
2.对学生课堂情况和学业反馈交流过程中多表扬鼓励,指出问题时只陈述客观问题,并注意措辞。
3.用好晓黑板及微信平台,针对家长提出的疑难、困惑等进行个别交流、指导。
4.学校每周召开一次线上次家长会,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参与,汇总一周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交流。
5.收集家长家庭教育的好方法,在班级群中或线上家长会时进行分享。
20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