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暑期教职工校本培训第三天,张校长邀请到了高安路第一小学的宋霞峰副校长校长和三名优秀教师,针对学习基础素养培养,以“课堂中的社会性”为主题 ,结合其研究、实践经历进行精彩的阐述解说,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其阶段成果。
宋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传统追求效率的教育可能带来“学习”的假象,即学习和表现可能是很不一致的。在课堂上,学生可能有很好的表现,但他不一定产生了学习!而这一现象的产生,根结所在就是课堂上社会性学习的缺失。随后,她针对该问题分别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四方面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分析,总结出,对于学生,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通过满足学生需要,制定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社会型规则,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使规则可视化、外显化;教师层面,应改善课堂上的话语系统、行为表现,来提升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社会性;针对教学,教师需要研究促进学生产生高水平互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在课堂内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挑战性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挑战任务来实现学生之间的高水平互动,深化课堂上学生的社会性学习;环境方面,由于教室本身是一个社会性场所,因此应该注重创设一个学生与各种物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更容易产生互动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的历程。
在以上问题深度探讨后,宋校长为老师们概括了之后需要继续实践研究的方向:1)指向素养的教师培训,明晰核心问题;2)融入素养的教学设计,将课堂中的“联系”融入教学设计;3)基于素养的教学观察,看到学生,才能抓住素养;4)内化素养的教学思考,撰写学习现象故事。
随后,高一小学的三位语文、数学教师,根据他们自己在具体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别从挑战性教学情境的设计、课堂支架及规则的形成、实施和我校教师分享了如何将学习素养和社会性学习巧妙地融入课堂中去,使学生受益。
整场讲座,老师们个个全神贯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不断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拓展了老师们的思维空间,提供了新思路。真可谓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