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劳动课程标准,推进劳动教育,展示学校特色劳动课程、项目化学习研究和劳动实践探索,徐浦小学于2024年6月6日举行“‘育’见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劳动课程建设展示活动。出席嘉宾包括徐汇区教育学院综合实践教研员赵萍老师、劳动教研员赵杰老师、长华学区学校校长、德育教导及劳技中心组教师。
学校课程负责人沈晓磊老师从“真实问题解决”“劳动项目化学习实践”等方面交流了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学校借助“1+3”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课堂教学+综合活动+社会实践+家庭实践),从课堂教学、德育活动两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
劳动课程的落实最为直观的就是落实在劳技课上。学校通过梳理劳动课程的项目,根据劳技教材在四五年级中按模块开展教学,同时,劳技凌老师作为区劳动课大单元设计团队的成员,跟随劳技教研员赵老师开展了劳技课大单元项目化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以“整理与收纳”版块在一年级和四年级两个年段尝试项目化学习实施,分别是“小小收纳师”和“说走就走的旅行”。当天,凌老师就《收纳盒的制作》做了课堂展示,得到了教研员的肯定。
为贯彻“真实问题解决”理念,我校结合学校科技节活动,以“我能为学校更美做些什么?”这个驱动问题,开展了各年级以“创”作设计为核心的活动项目化学习。一年级的“智绘课表”,二年级“智享班级植物角”,三年级“智造植物‘身份证’”,四年级“智做松鼠小屋”,五年级“智美‘帘’动”,让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不断探究,用智慧、劳动、创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综合实践课的盖老师还为大家详细介绍我校二年级的劳动跨学科项目化活动“智享”班级植物角。
德育教导王老师做了题为《实践重体验,淬砺促成长》的交流,她强调劳动教育要调动家、校、社三方资源。一方面,学校深入挖掘德育活动的内涵,借助节日文化、半日考察、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劳动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获取家长劳动教育的配合,组织开展“家长进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各行各业的本领和技能,从中得到更多体验和收获。
五年级学生代表分享了“职业体验”活动中参与“模拟招聘会”的感受。同学们都意识到无论面试何种岗位,拥有良好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专业的劳动素养是成功的关键,而这也需要大家平时认真学习、刻苦磨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态度,认识到每一份职业都是独特的劳动岗位,每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二1班家长代表也来到现场分享了她关于“我热爱,你才会热爱,家长参与,孩子才乐于参与”的劳动教育理念,给大家讲述了她和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点滴美好。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少先队活动阵地的建设与利用,将其作为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红领巾奖章活动是少先队教育体系中一项独特且富有成效的评价方式。大队辅导员金超群老师向大家介绍劳动奖章的设立,充分结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及争章活动的特点,以争取奖章作为成果评价的一部分内容,不仅激发了队员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最后,区教研员赵萍老师,赵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赵萍老师认为学校既做到了从生活视角拓展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了美好生活基于劳动,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还从实践视角丰富劳动教育方式,并通过不同评价方式从素养角度落实劳动教育价值观。赵杰老师认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让孩子们发现劳动价值并且认可别人劳动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希望学校从课程角度加快建设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劳动是生命的底色,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学生素养的全过程,在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优良传统中不断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