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划总结 > 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徐汇区徐浦小学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xpxx    发布时间:2008-12-0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坚持学校的内涵发展;以10年校庆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推进特色建设;以落实区小学和幼儿部三年(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聚焦课堂,提升师能,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Ø    小学:结合校庆活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推进特色建设。

Ø    幼儿部:稳妥推进开办,加强人本意识;规范制度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幼儿部计划另订)。

三、共识要求:

1、聚焦工作目标:减负增效(增效措施:把工作质量聚焦到新课程以及执行的有效性中)。

2、建设骨干团队:加强学科建设,注重教研力度;总结推进经验,推进教研学研究。

3、抓住校庆契机:总结校园文化,推进办学特色建设。

4、重视人本建设:巩固基础建设,发挥和谐优势,提升团队合作,实现新的发展。

5、增强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注重细节,把校园安全的职责、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四、工作思路:

(一)、学校管理

目标:明确减负增效要求,提升目标管理意识

要求:校庆工作重积淀,常规工作出新意;重点工作闪亮点;整体工作上台阶

抓手:结合校庆,突出重点,协同整合

措施:

①、明确减负增效要求,提升目标管理意识。

减负——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不做加法;学科整合德育、教学,确保体育课,上好实验课,提高有效课堂教育教学。

增效——加强策略改进研究,多做乘法;总结温馨教室建设经验,增强师生生生和谐;探索课堂教学基本规律,提高教学有效性;完善学科质量效能评价,促进教学策略改进。

②、组织校庆展示,总结办学特色。

10年校庆展示以“弘扬徐浦踏实作风,体现全面和谐温馨,突现办学特色理念,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题要求。本学期举办“简朴务实,隆重热烈,特色鲜明,提升师能”的庆典系列活动。

10周年校庆作为促进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回顾建校历史,总结工作经验,凝聚教工人心,展示发展成就,实现学校“创优质”的发展战略。

③、规范管理要求,实行校务公开。

继续落实校务会、行政会、教代会制度,不断增强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组织好教工进行学校相关管理条例、教育教学规范措施、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制度要求的制定,发挥好教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合法权益。

进一步加强新教师培训的力度,加强带教,在成为徐浦人的实践中细化发展目标,提升合作意识,培养职责要求。

④、加强常规管理,推进和谐建设。

巩固、深化、发展“心齐、气顺、劲足”的学校工作氛围,建设和谐温馨新校园。

抓常规工作落实,引导出“亮点”有新意,在细化常规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形成有序规范的协作共赢氛围。

⑤、推进校本研训,促进内涵发展。

总结整理“桥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做法,推进校本研训深入,凸现办学个性特点,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把环境的布置、校风的培养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环保意识等工作结合统筹起来,让具有徐浦校园文化特点的环境感染、美化师生的心灵,从而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班子建设

目标:强化整合协同,注重学习沟通,深化表率意识

要求:追求卓越,认同平凡,力求到位补位

抓手:努力规范,营造氛围

措施:

①、深化四种意识:

服务意识——深化意识,服务在前;责任意识——坚持原则,敢于管理;表率意识——以身作则,多作奉献;发展意识——与时俱进,自觉提升。

、提升四项能力:

调查研究的能力——深入一线,关注过程;决策设计的能力——符合实际,敢于决策;组织执行的能力——计划周全,统筹协调;反思调整的能力——反馈思考,学习提升。

(三)、教师队伍

目标:加强建设力度,提升师德规范,注重业务发展

   要求:发挥教研组组织、推进与辐射功能,把教师专业发展责任落实到实处

   抓手:抓“教学从这里起步”的新教师培训,抓夯实基础的系列活动

措施:

①、深入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为人为师内涵。

继续推进“为人为师为学”系列活动的深入,突出展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办好校庆教育教学专场、学习节等活动),通过落实徐浦小学相关师德师风规范的学习、实践与推进等活动,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

倡导“合作互助的团结精神、恪尽职守的务实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树立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风范。

②、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为人为师素养。

教师衣着整洁得体,教育语言规范健康,不断提高为人为师的素养。

教育行为规范友善,举止文明大方。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爱而不纵,严而不暴。

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课”、“自报课”、“带教互听课”、“研讨课”、“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等课堂实践来提高师能;通过“三奖”实践、“阳光教师”、“教学之星”、“师德之星”、“微笑教师”等学校传统评选,培养奉献意识,创新团结合作意识。

③、搭建专业发展平台,积极投入系列活动。

A、继续做好六个“一”教工系列读书活动:读一本好书、做一本摘记、开一门课或一次讲座、练一手好字(钢笔粉笔字)、写(交流或发表)一篇论文和一篇案例。

B、继续做到六个“一点”的专业积累:学习一点、设计一点、研究一点、记录一点、体会一点、总结一点。

④、推出校本拓展成果,提升课题研究能力。

整理校本拓展系列方案,探索适应课改要求的校本实践教材,推进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工作

   目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推进特色建设,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

    要求:课程内容设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课堂教学注重操作性;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使教师获得发展,学生得到满足

    抓手:推进学科教研深入,加强课堂教学实效研究

   措施:

1、加强学科教研,重视教研组建设

①、推进学科教研深入,加强教研管理力度。

规范教研要求,加强教研组组织力度,落实二期课改的理念,以先进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以教学研究的目光审视教学,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和质量观。

建设一支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课题组长领衔的骨干教学研究队伍,组织、发挥教师专长,推进教学研究。

教研组要以研究课题作统领,确立研究计划。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通过推进研究计划的落实,拓展学科研讨的实效性研究。

②、推进教研组建设,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研组以课题为引领,统整学科以统整为抓手,教研组活动以实效为目标实施研究,形成规范,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让教研活动结合课题推进,以研促教,在推进课题研究和学科统整中,继续做到“五个有”:即教研组活动有与课题研究阶段推进计划相结合的计划;有与课余研究一致的主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相关材料的积累;有阶段性的书面总结。

    ⊿让教研活动“动”起来的做法:如交流、实践、反思、总结等,交流教师教的思考,反思学生学的过程,不断推进教师自省反思能力的提高,达到“参与、体验、分享、成长”的目的。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继续实行教研组长例会制,不断加强对教研过程、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反思。

⊿结合校优秀教研组的评比,各教研组要有学期系统推进“教”的研究。结合校庆教育教学专场,请专家、教研员作专题讲座、辅导,提升实践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教研组活动要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注重学生“学”的反思与研究。

⊿继续开展“快乐大比拼”的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凸现学科的拓展性和趣味性。

2、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突出有效性探索

继续加强教学流程管理,突出有效性探索:“学课(有符合班级教学特点的要求)——备课(有适应学生个性的设计)——说课(有有效性达成度的目标)——议课(有反思效能的改进建议)——上课(有教与学的“案例”剖析)——评课(有提高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以“精选——(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例)、精讲(符合学生要求的方式)、精练(能启发学生的练习)”为抓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

①、备课——有适应学生个性的设计

完善“分单元协作研讨——资源共享——个性化修改——共享资源”的教研组备课模式。随笔及课后小结有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以及教学环节调整的备课“痕迹”(检查一要求)。

②、上课——有效性实践与德育渗透的设计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与德育渗透的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德育融入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注重“两纲教育”的渗透与拓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③、听课——有有效性达成度的思考

认真积极参加各级教研,领会教研精神,并善于落实在教育教学中。

做好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的记录,及时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④、作业——有分层落实

从“精选、精练”做起,体现分层要求。精选练习,注重练习的有效性;分层练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⑤、评价——有激励重发展

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激励性,教研组要注重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结合家校联系册、成长手册填写等形式,探索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做法。

⑥、监控——有反思重改进

自检——落实“三精”,做到堂堂清。

互检——教研组长牵头,组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教研组加强随机(日常)教研,精编巩固性练习,完善知识归类。

校检——随机查:随堂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习习惯;集中查:定期查备课、作业,收集相关资料。

⑦、辅导——有记录重个性

关注个性学生学习,补习、辅导细致及时;练习、作业精选、分层,做到有的放矢,及时提供帮助。

(五)、德育工作

    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学生成长规律,优化成长环境

要求:活动、组织要有预案和措施,有安全有落实的责任;牢固树立学生是未成年人的观念,进一步明确保护未成年人是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

抓手:结合学习节、10年校庆系列活动,组织校园文化集中展示,推进“一校一品”建设

措施:

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弘扬中华文化,利用传统节日,营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氛围,注重仪式渲染,增强文化认同。

以“桥文化教育”为拓展,推进“两纲”教育的实施,以生命、生活、生存和生态德育为主要内容和载体,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主题拓展活动。完善充实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时事等教育。

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桥文化教育”系列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和载体,使学生在不同主题、层次的教育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学校、家乡、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橱窗、校史、学校荣誉等宣传阵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德育队伍,具体要求与做法: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做到:(1)做微笑教师──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2)做亲情教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3)做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4)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5)教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6)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7)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继续开展班主任例会和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建立健全班主任带教评优制度,使班主任队伍得到不断成长与提升。

③、开展系列活动,争创荣誉班级:

以“雏鹰争章”和争创“阳光班级”——行为规范示范班和文明班为载体,通过“徐浦小学学生十个道德好习惯”、《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加强班级管理,使每个班集体都能获得学生的归属感、家长的信任感。

④、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

以深化常规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并创新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方式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整合,努力营造具有学校少先队特点建设氛围,增强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影响力,推进少先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⑤、构建德育工作社会化机制:

发挥学校关工委组织、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

密切社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体育工作

目标: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文件要求,抓好全校性体育活动的安排,提高体育锻炼实效。

、确保体育课时的落实,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兴趣、指导方法、养成习惯,使学校体育工作质量获得稳步提高。继续推进“三课二操二活动”的落实与开展,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推进“一校一品”(阳光伙伴)项目建设,加强体育活动拓展课系列校本教材建设与完善。

、制定体育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和报告的相关制度。

⑤、坚持低起点、高标准、多层次、严要求的“一校一品”建设原则,做到要求明确、训练到位、反馈有效,力求通过规范严格的训练,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⑥、重视健美队、运动队、武术队等队伍建设,有计划目标,有训练措施,有成绩要求。

(七)、后勤工作

目标: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建设,落实安全措施

措施:

、积极建立学校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学校安全措施责任到人,工作机制运行正常。

、增强责任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新校园安全管理要求,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的育人新环境。

、加强财物管理,开源节流。严格财物借用、材料领用手续。规范公物采购、登记、使用、保管工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按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帐目清楚,按时报帐、做帐。

、加强食堂管理,监督、规范食堂各项制度的执行,提高服务质量和饭菜质量,随机督查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确保饮食安全。

、加强图书管理工作: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新书介绍、资料索引工作,配合好学校工会组织的读书活动,配合好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不断满足学生与教师的需求。

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学校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努力做到学校一切办学行为、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均有规范、健全的资料档案,形成系列,随时备查。

(八)、其他工作

目标:突出实施重点要求,全面推进管理力度

措施:

、工会工作:规范程序,保障权益;深化校务公开;重视关工工作,关心退教生活;营造和谐氛围。

、共青工作: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提升团员青年学习和活动的质量,使团员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

③、科技教育:保持传统项目——拓展“变废为宝”活动,保持“绿色环保”特色。深化“四个一”活动:读一本科幻书,写一点自己的感想;讲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说说身边的先进、感人事迹;画一幅科幻画,告诉同学你的梦想;做一件科技作品,展示你的丰富想象。

、艺术教育:抓团队建设,传艺术技能,唱健康歌曲,练健美舞蹈,敲铿锵队鼓,吹嘹亮队号。

、卫生教育:抓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增强学生自护意识。做好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⑥、推普工作:积极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充分运用“推普阵地”、“ 推普周(角)”或者“每日一拼”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推普活动。

⑦、信息工作:充分开发与运用校园网站,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有机整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引导教师用好用足多媒体教学设备。

 

共勉:德高、宽容、谦和、热情

 

版权所有:徐浦小学信息网  1693457228460984.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