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饮食 | 雨生百谷,吃茶赏花
每年4月19日至4月21日,我们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后,空气中湿度逐渐加大,湿邪入体,容易诱发各类关节疾病。谷雨前后适宜食用健脾祛湿、益肝补肾的食物,如黑豆、薏米、山药、豆芽、海带、竹笋、鲫鱼等。
中医的湿气泛指寒湿、风湿、无法及时代谢的油脂或因肉食产生的痰湿。正常的饮食起居习惯,良好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是祛湿的关键。
鲫鱼塞肉的传统做法是“浓油赤酱”。这已经不符合现代人健康的饮食理念,适当的油盐生抽调味,就可以呈现春天鲫鱼的肥美。
食材:鲫鱼2条,五花肉末200克,葱适量,姜适量。
调料:生抽适量,盐适量,糖少许。
制作:
1、鲫鱼刮掉鱼鳞,去腮,去内脏后清洗干净。
2、五花肉末加入姜末、糖、料酒、香油、盐拌匀后塞到鱼肚子里。
3、热油锅,放入鲫鱼两面煎成金黄色。
4、放入生抽、糖和水,盖上锅盖烧沸腾后转小火焖10 ~ 15分钟。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
鲫鱼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具有健脾利湿、活血通络、温中下气的功效。
江南是鱼米之乡,鱼虾是蛋白质摄取的传统来源。鲫鱼的做法有很多种,鲫鱼豆腐汤、红烧或者糖醋鲫鱼、凉拌鲫鱼都是家常菜。如果将鲫鱼同赤小豆煮汁服,不仅可以滋补五脏,调理中焦,还可祛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