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传统医药日—
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1991年12月12日,4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一致决定将大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世界传统医药日,并写进《北京宣言》。
— 重要意义 —
在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顾名思义,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对应,通常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或指现代医药以前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是国际医药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我国传统瑰宝——中医药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法,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一.望诊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1.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2.嗅气味可分为病人身体的气味和病室内的气味。
三.问诊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四.切诊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借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