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逐渐对糖尿病有所了解,但你知道吗?糖尿病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属疾病,大到十几岁的青少年,小到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都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儿童时期的糖尿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又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胰腺病,激素受体异常,糖耐量减低。
在儿童糖尿病中,以Ⅰ型糖尿病最为常见,今天就来揭秘它的“庐山真面目”!
什么是儿童I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常常起病急剧,多数患儿常因感染、饮食不当或情绪激惹而诱发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简称“三多一少”)。
由于症状容易被忽视,就诊时往往已发生脱水和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呼出气体有酮味(烂苹果味)、神志萎靡、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丧失。除此之外,学龄儿童的遗尿或夜尿增多以及孩子的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同样需要谨慎。有上述症状的宝宝,可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儿童I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
具备上述临床症状的患儿,且空腹血糖>7.0 mmol/L 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即可确诊为糖尿病。若进一步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呈阳性,则可确诊为Ⅰ型糖尿病。
儿童I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1. 急性代谢紊乱期
一般指发病之初的 1 个月内。此阶段患儿的血糖往往很高,约 1/3 患儿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的用量常常较大。
2. 暂时缓解期
又称蜜月期。约 75% 的患儿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明显改善,胰岛功能也可得到暂时恢复,患儿每天只需要注射几个单位的胰岛素,少数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药。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已经治愈,「暂时缓解期」一般只能持续数周~半年。
3. 强化期
缓解期过后,患儿会出现病情反复,血糖再次增高,胰岛素用量也随之相应增加,我们称之为「强化期」。
4. 永久糖尿病期
在此阶段患者胰岛 b 细胞的功能完全衰竭,体内基本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需要完全依靠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和防止酮症酸中毒。
儿童I型糖尿病如何治疗?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所以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的剂量取决于年龄、体重、糖尿病持续时间、营养、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
常见的注射方案有以下几种:
对于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的Ⅰ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注射胰岛素并做好健康监测。
如何预防I型糖尿病?
家长请您这样做!
低糖饮食
这可不是说让孩子一点都不碰糖哦!这样宝宝长大后会适得其反,一碰甜的东西就会上瘾!控制好量极其重要。
每天糖分的摄入量多少才算合适呢?
一定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含量高的食品、高糖食品、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
例如:
①脂肪含量高的食品:红烧肉、汉堡包、炸鸡、年糕、油条等。
②高糖食品:蛋糕、巧克力、饼干、糖果、碳酸饮料、果汁等。
③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土豆、山药、芋头、粉丝等。
家长在日常购物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多选择一些玉米、燕麦、紫米、黑米等粗粮。
平时给宝宝做饭的时候,少使用炭烤、油炸、干煸的烹饪方式,多用焯、煮、炖、蒸的方式制作的食物更健康。
适量且科学运动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应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儿童的代谢,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糖尿病发生。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定有计划地进行科学运动!
例如跑步、快走、跳绳、球类、老鹰捉小鸡、骑车、舞蹈、翻滚等等这些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运动,运动的同时还能促进亲子交流,何乐而不为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进食垃圾食品,多饮白开水,少饮用或不饮用高糖饮料,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等。同时家长更应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