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球一小时”?“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2009年,“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希望全球1000个城市的约10亿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成千上万的人们在3月28日晚上8.30-9.30熄灯一小时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通过参与其中,展示了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中国积极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的活动。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借助各种资讯平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了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在3月28日晚上8:30到9:30,办公楼熄灯一小时,零售商场有条件地熄灯或调低照明,以此表示了中国对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大使命。
杜福延先生说:“'地球一小时'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它成功地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在这有意义的一小时内都干了些什么吧?
我去散步去跳绳,享受自由的休闲时光。
听MP3,出去走走,或者躺着思考一下生活。
在黑暗中静静地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和远方的朋友通个电话。
好好睡个觉,养足精神。
好好地家人沟通一小时,静心和爸爸妈妈谈谈工作和学习。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3月28日那天停电一小时呢?不管你们有没有参加,现在老师要问问你们,如果你停电一小时,那么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停电一小时,不仅仅只是节约一小时的电源,在深层次上更是一个信号,能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轻温室效应,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意识!同学们,让我们都积极地行动起来,用我们的行动来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