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 新闻传真

非遗进校园 文化有传承——记徐浦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海派连环画拓展学习活动
作者(来源):徐浦小学 许弈林    发布时间:2020-01-07

3ad0cce931c613ff39feced74000924.jpg 8f6f6c4c9ee915c269bc6433ab2e4ce.jpg
46d2ce63284adf9480e1bbfa9ad581b.jpg 48060b5bc326161458646e0ba86f411.jpg

作为全国连环画发祥地和重镇,上海曾创造连环画创作与出版的辉煌。四大名著故事、革命英雄传说、市井人物生活……连环画题材多样,曾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读物。连环画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一笔,老一辈画家几乎都画过连环画,如施大畏的《慈禧祸国》,冯远的《画魂》,都是经典连环画作品。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环画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连环画的良性发展中,最根本的障碍仍在于人才匮乏。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徐浦小学与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开展了非遗“非遗进校园”——海派连环画的拓展型课程。通过观察、临摹、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第一次上课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汪洋老师生动详细地为学生们讲述了海派连环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了多位著名画家以及他们的著作,展示了其精美的画作,还带来了几张珍贵的原稿给同学们欣赏,孩子们惊叹不已。

刚开始尝试临摹的时候,同学们大都不知如何下手,只会垫在纸下描着画。汪老师不厌其烦,手把手、一对一地辅导每一个孩子:构思构图,定下连环画的视觉角度、距离,安排好画中人物的位置;布置好整个画面;画准人物,背景的大体轮廓;准确校对透视关系。

练习了几节课的构图后,同学们都能将草稿图勾勒准确、具体了。接着,汪老师拿出准备好的洗毛笔和墨水等工具,指导孩子们勾墨线:“提得起、压得住、拖得走,这可都是勾线技巧,这样用笔才显得快慢疾徐,用力才有轻重强弱,用线才能粗细虚实。”

在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不仅完成了各自的作品,优秀作品还进行了展示。如此,既培养了孩子分析作品的能力,又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孩子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唤起探究意愿,获取成功的喜悦。

   通过拓展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海派连环画的魅力,更掌握了绘画技能。“非遗进校园”课程,让大家意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对孩子们加强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版权所有:徐浦小学信息网  1693457228460984.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