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继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徐浦小学开展主题为“人工智能改善生活,科学创新改变未来”科技月系列活动。
科技月系列活动准备阶段,正逢上海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我校以此契机开展了人工智能学习活动与体验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人工智能对于生活的便利,体验了通过VR来学习DNA的奥秘与人类起源。孩子们带上VR眼镜后,纷纷惊呼一声道:“哇,我怎么站在一个实验室里了”“太真实了,我现在在一个太空站里”“太棒了,我还能在石器时代钻木取火呢”“原来人类DNA的不同,会改变不同颜色的头发”。身临其境式的体验,不但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种种便利,也学习到了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
垃圾分类、校园农场与爱水护水同样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垃圾分类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在徐汇区云课堂学习知识,分类整理,制作垃圾分类思维导图。同学们根据上海垃圾“四分类”将思维导图不约而同地设计成四个主题板块,分别是:黑色的干垃圾、棕色的湿垃圾、红色的有害垃圾和蓝色的可回收物。思维导图有的是条形结构,有的是树枝结构,有的同学还利用优美线条设计出了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甚至是三级分支,不但罗列四分类中常见的垃圾,还介绍了变“垃圾”为“宝贝”的方法呢!全校师生学习了小小设计家们脑洞大开的作品,并评选出创作第一、二、三等奖。此次活动不但提高了我校师生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更让孩子们懂得如何正确地垃圾分类。
本学期伊始,我校就开始积极筹备校园农场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我校发起校园农场征集令,全校师生与家长们群策群力,讨论校园农场种植内容与名称等。征集令发出后得到五百多的点击量,最终我们收到三百多条建议。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参与下,校园农场的建设渐渐在全校师生们心中有了雏形。十月底的升旗仪式上,张晓群校长为我校2019学年第一学期科技月开幕致辞,并亲自给高年级授中队牌。在全体师生的期待下,校园农场正式启动啦!高年级的各个中队开始竞选校园农场小岗位。少先队们积极参与松土、除草、捡石、播种、浇水等一系列养殖活动。同学们还设计植物观察记录表,为这些农场中“菜宝宝们”的生长制作了档案。校园农场的活动丰富了同学对于蔬菜成长过程的认知,更体会了农伯伯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虽然科技月的农场活动仅仅只有一个月,但是我们种植热情与农场种植永不会停止,努力将我校农场建设成老师们的教育阵地,同学们的体验场所。
爱水节水的活动,是我校与青海省玉树县完全小学举行联合活动。作为长江源尾的我们,通过网络媒体架起我校与长江源头的完全小学一座长达3000公里的文化之桥。通过这座文化之桥,让两地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生态环境的知识。
虽然科技月活动是短暂的,但是活动与体验的过程让同学难忘,活动中他们惊呼声连连,感触颇多,纷纷感到科技的发达,劳动的艰辛,体验的乐趣,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