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徐汇区小学自然学科教研活动在徐浦小学举行,全区六十余名自然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研究课由徐浦小学的杨丙麟老师执教,内容是五年级的《轮轴》。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体验——实验——分析——结论”。在器材方面,尽量做到物尽其用,让每一种器材都充分发挥作用。
在备课过程中,教研员张国清老师多次莅临指导。课后,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张老师指出,这堂课的活动设计与教材略有不同,在教材中拧羊眼是拓展的内容,对学生而言似乎缺乏挑战性,因此将其作为导入新课的活动,先让学生体验用手拧的感觉,然后借助工具来拧羊眼,感受利用轮轴可以省力,以此激发学习轮轴的兴趣。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可对相关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活动。
逸夫小学的王建荣老师认为,本课的活动设计符合探究课的形式,“体验——实验——分析——结论”的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老师选择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片段,贴近学生,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丁老师提出,在“比谁力气大”这个环节使用的是螺丝刀,刀柄和刀杆材质不同,摩擦力也不同,学生说捏住刀杆容易打滑,这和材料的摩擦力有关,与本课的主题有所偏离。如果选用啤酒瓶作为实验器材,效果会更好一些。
通过本次研讨,老师们对于“如何设计有效活动”,“如何将体验引入课堂”等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摄影: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