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示频道 > 国旗下的讲话

养成良好习惯,成为有用人才
作者(来源):xpxx    发布时间:2007-12-13

 

    上个星期的升旗仪式上老师曾说过,养成教育就是让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习惯,才能具备良好的性格,有了良好的性格才能一步步迈向成功。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

  历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与足够的训练有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二王。他们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由于众人的夸赞,他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背后。献之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字,父亲现出了比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字下添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献之仍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母亲见他骄气已经消尽,鼓励他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他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和父亲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训练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再好的理想,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脚踏实地地做,永远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勇敢地向成功迈进。

   
版权所有:徐浦小学信息网  1693457228460984.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