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期末和寒假学生关护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中职校: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期末和寒假,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落实上海市教委2021年1月7日专项会议精神,对期末和寒假学生关护工作作如下要求:
1.认真做好学生谈心工作
学校要在期末考试(考查)前后安排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谈心,关注其情绪反应,注重倾听而不是简单灌输。寒假期间通过电话(视频)家访的方式进一步排摸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育情况,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做到“心中有人”。对已有心理困扰和障碍、家庭处境不利、突失亲人、家庭素有冲突等“高危”状况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怀,需要一人一案,持续关注和跟踪,做好预防干预工作,同时加强引导,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必要时建议学生与家长及时向专业机构寻求心理帮助。
2.严格落实减负增效
学校不得因考试复习挤占非考试科目课时和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加强针对性作业落实,面向共同性作业问题。学校和教师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布置作业,不得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或上海市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严禁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发布作业和成绩。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小学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寒假期间不得组织线上或线上教学活动。
3.坚持教考一致原则
做到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的一致性。考试命题要考虑本校的具体学情,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各校要把好考试命题关,加强对命题教师和审题教师的责任落实,学校要做好各学科、各年级期末考试试卷、期末考查方案的封存备案工作。
4.坚持评价以激励为导向
考试后的反馈工作应基于诊断、激励和改进,不搞简单化,提倡个别反馈和整体反馈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尊重学生隐私,严禁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小学实行等第制。家校沟通中注重个别化,做到以班主任或导师为主的信息归集管理,不出现各学科教师线上、线下轮番与学生家长交流的现象。
5.积极引导家长调整好心态
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因学习效率不高而产生亲子矛盾的,要引导家长调整好心态,体察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在冲突爆发前及时按下“暂停键”。指导家长积极看待孩子成长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确保孩子劳逸结合,每日适度运动、睡眠充足。
6.明确学校心理危机响应机制
学校要明确区-校-家心理危机响应机制,包括事件沟通、信息收集、问题分析、计划制定、措施实施、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等;学校要面向本校学生、家长开通心理咨询线上线下服务,加强咨询师的危机预警意识。对危机个案,学校要加强分析研判,措施有力。
7.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对一线教师工作任务多、责任重的情况,要关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心理状态,考虑教师工作与生活分配的需要,合理、有序布置工作,优化操作程序,保障教师合理的休息;对于有特殊困难的教师给予人性化管理;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心理援助。
请各校根据上述内容,本着关爱学生、帮助家长、关心教师的原则,认真落实本通知的相关要求。
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24小时热线:021-64642525
上海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中心24小时热线:021-63036588
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热线:12355
上海市心理援助公益热线:12320-5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2021年1月8日